我的心里怎么空落落的?——考研结束后的自我调节-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首页   >   心理百科   >   心理知识   >   正文
心理知识

我的心里怎么空落落的?——考研结束后的自我调节

发布日期:2025-04-20    作者:谭太威 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当考研的硝烟散去,你是否突然感到心里空落落的,甚至有些无所适从?你可能会在深夜里辗转反侧,脑海中不断地浮现出备考的场景,甚至做重回考场的噩梦。而当你试图向身边的人倾诉这种感受,却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这都是正常的,多休息就好。”但你心里清楚,多休息并不能让你逃离这种空落感,你甚至会开始怀疑自己:“难道是我矫情了吗?”



其实,并非你矫情了,你所经历的这一切,是考研结束后常见的心理空落感,也并非多休息就可以应对的。那应该怎么办呢?别急,接下来本文将带你一起寻找解决之法。

为什么考研结束后会产生心理空落感

考生在经历长时间的高强度备考后,考试突然结束,生活节奏和目标突然改变,便产生了一种心理上的不适应和空虚感,这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突然结束,身体还在惯性中奔跑,但心灵却突然失去了方向。



心理空落感的表现形式
01无所适从

考研期间,考生们的生活被复习任务填满,每天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考试结束后,这种紧张的生活节奏戛然而止,考生们突然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生活失去了方向。



02焦虑

等待考研结果的过程是漫长且煎熬的,许多考生会时刻关注成绩发布信息,担心自己的表现,这种焦虑情绪在考试结束后会更加明显。

03失落

对于那些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考生,可能会感到失落、挫败,甚至怀疑自己的价值。



04做重回考场的噩梦

这种噩梦是考生心理压力的一种体现,考试结束后,考生们虽然身体上离开了考场,但心理上可能还停留在考试的紧张氛围中。



心理空落感的影响

这种心理空落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可能会对考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容易陷入浑浑噩噩的生活状态中。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可能导致考生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学习和社会功能。更糟糕的是,有时候考生甚至意识不到自己正在遭受这种心理空落感,从而无法及时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




如何应对心理空落感
01接受现实,理性面对

无论考研结果如何,首先要做到坦然接受现实。考研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成功或失败都不能代表全部的你。理性分析自己的成绩,找到复习中的不足和优势,这不仅帮助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还能为未来的学习提供经验教训。



02调整情绪,缓解压力

适度休息放松,给自己一个适当的休息时间,可以进行一些平时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如去探店寻找好吃的、去看几场电影、去旅行等,放松身心;坚持适度的运动,如跑步、瑜伽、健身等,有助于释放身体和心理的压力;每周进行正念冥想练习,专注于呼吸和你当下感受,有效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提升内心平和感。

03保持积极心态

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如“我已经尽力了”、“我可以面对任何结果”、“我也是很棒滴”“未来会更美好”等语句来鼓励自己,增强自信。




04转移注意力,丰富生活

考研期间可能忽视了兴趣爱好,现在可以重新拾起或者学习新的技能,丰富自己的生活。

05积极沟通,寻求支持

与家人和朋友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困惑,获得他们的支持和鼓励;也可以参加考研后分享会或通过一些社交媒体参与同辈互助群,了解他们的应对方法和规划,让自己不再感到孤单;如果情绪波动较大,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专业的方法调节心理,避免长时间陷入负面情绪。




06制定未来计划,明确方向

无论是否成功考上理想院校,都需要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和计划。考上的同学要为研究生学习制定详细计划,未考上的可以考虑再次备考或选择其他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



谭太威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咨询员


供稿|谭 太 威

一审(校)|王  芳

二审(校)|陈  维

三审(校)|罗  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