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感很重要,它常常被赞许为优秀品质,给予积极评价。哈佛和沃顿商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个体能够通过展现“责任感”建立人际信任,赢得可靠的形象,但过犹不及,责任感太过膨胀的个体会不自觉地承担别人的过失、义务以及失败等等,由此导致其负面情绪的产生,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 “过度责任感”。
过度责任感可能源于童年时期被赋予的过高标准或期望,当个体无法实现这些期望时,容易形成一些消极的自我认知,例如:“是我没有做好,这都是我的错,我要更加努力......”个体把与己无关或超出自身能力范围以外的问题揽责上身,进而产生自责、焦虑的负面情绪,这是认知偏差的表现。
Pozza发现强迫症状与过度责任感存在显著相关,过度责任感也是是焦虑障碍、强迫和抑郁等心理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
那具有过度责任感的人有哪些特征呢?
01对自己的期许较高
拥有该特征的人经常这样想:无论外界如何影响我,我必须时刻保持高效,并且取得成果,除了我也没别人能做了。
02
关注外部世界,忽略自身感受和需求
拥有该特征的人经常这样想:我总是不自觉关注他人,对他人的人生“建言献策”,关心他人的学习和工作,却忘了我自己的需求是什么。
03
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拥有该特征的人经常这样想:都是我的责任,我做的不好,如果我能更努力些;事情变得这样糟糕,很大一部分责任在于我;没有我,也许一切都会更好……
任何事情都太有责任感,就会让自己没有边界感,分不清主次,给自己带来繁重的负担,心灵负荷重了,焦虑、抑郁也就随之而来。
你可以尝试以下方式减轻过度责任感
01
关注自我世界
克服过度责任感的第一步,就是关注你的感受和需求。看看自己内心的小孩,看看自己内在的渴求,这可能对你来说很有挑战性,因为你已经习惯于关注外部世界,没关系,前期可以刻意练习,我们慢慢提醒自己去改变。学会关注自己的内心,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
02
设定清晰边界
对很多人来说,说“不”显得很困难,刚开始我们允许自己从小事上面开始练习,提醒自己:我的感受和需求也一样重要,我需要优先考虑自己的需求。自我需求得到满足时,才能有精力去考虑他人需求,同时这也是对别人的人生让行,让他人更多地进行自我决策。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清晰的边界是有益于心理健康的。
03
接受他人帮助
自己的事自己解决,不随随便便麻烦别人是ok的,但个体的力量极为有限,接受别人的帮助也是有必要的。不要总认为接受帮助会给帮助者带来负担,若你能回馈相应的感激,或许反而会让别人觉得有成就感呢。学会接受帮助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孙悟空很厉害,但哪一集不请救兵呢?
参考文献:
Pozza, A., & Dèttore, D. (2014). Are inflated responsibility beliefs specific to OCD?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 of responsibility to OCD, anxiety disorders, and depression symptoms. Clinical Neuropsychiatry: Journal of Treatment Evaluation, 11, 170–181.
作者简介
张珊珊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兼职咨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