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深人静时,有人会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的emo状态,感叹人生不易;有人会默默打开音乐软件边听音乐边看评论,情到深处,独自疗伤;有人会刷起短视频,被深情的音乐和文字唤醒埋藏于心底的记忆,默默流泪……
![](/__local/D/25/C4/75196270F61B5D5A3088A1C088F_F1E55BA7_20C2.jpg)
“挺想和你重新认识一次,以更好的方式”,“有些事,不说是个结,说了是个疤”,“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emo”……网络上关于emo的金句层出不穷,作为emo搭子的你,会不会越看越emo呢?
![](/__local/0/4B/6A/DBD521011048A9C2EE32DD1F3ED_F5A0D0A6_2938.jpg)
一、什么是深夜emo
emo是英文情绪型(emotional)的缩写,在网络语言中,emo是一种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表达方式,通常用于表达自己或他人处于情绪低落、沮丧或悲伤时的状态(Gross et al., 2003; 李玲, 2023; 毛稚霞, 2024)。深夜emo,通常是指在深夜时分,人们因为各种情绪而忧郁、感伤。
偶尔emo怡情,总是emo伤身。
![](/__local/B/5E/75/CBE2875E64D8458A8921E0DCA5B_4121F15D_19D4E.jpg)
二、深夜emo产生的原因
01生理影响
随着深夜的来临,人们的大脑进入休息模式,皮质醇水平下降,情绪调节能力下降,此时负面情绪更容易被放大。同时,晚睡会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物钟,影响调节情绪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内啡肽等的分泌。此外,在未能入睡的深夜,缺乏健康的交流和社交活动可能会使个体感到更加孤独和失落。因此,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在迟迟未入睡的深夜里,个体更容易“emo”。
![](/__local/4/8D/6E/8F8E0585EAF9D77B75055B4B87A_66F04187_674B.jpg)
02自控能力
深夜,人们开始独自面对内心深处的情感,容易情绪化。研究表明,夜晚人们的自控力削弱,情绪冲动的发生率会增加。在这种情绪波动下产生的行为如冲动性购物、重大事项的决策,往往会让人醒后感到追悔莫及。
![](/__local/F/4E/1B/BEEEE115C7384621A4498204440_030E1DDA_3C4D.jpg)
03情绪反刍
当白天的忙碌褪去,深夜情绪反刍的频率会显著增加。深夜的宁静放大了人们对白天情感的关注,也让那些隐藏在潜意识深处的心事涌现出来。有时候,白天忙碌的你可能不会想起那个你已经挥手告别的恋人,但当夜深人静时,你开始情绪反刍,质疑当时分手的正确性,感到既疲惫又崩溃。
![](/__local/7/24/5D/D705E84CF08C25A4CCC1DD3953F_DE9E0937_B383.jpg)
04社会角色的更替
深夜,人们会从白天的社会角色中抽离出来,深夜也就成为回到自我角色的最佳时刻。当自省带着强烈的情感色彩时,它可能会将我们推向情绪失控的临界点。通常,人们在白天做出的理智决定,在深夜时又容易被情绪化完全推翻。
![](/__local/6/D2/11/CE3DD54E60015B82E9051F583B0_77BDD3B2_A688.jpg)
三、如何避免深夜emo
01规律作息
有固定的生物钟,能做到早睡早起,一日三餐规律饮食,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日程安排。夜间应避免吸烟及使用含酒精、咖啡因等影响睡眠和情绪的物质。
![](/__local/D/25/61/25AD7576771FBAA6A469A446BA2_36C23B31_10EA3.jpg)
02减少情绪反刍
在睡前半小时回顾你一天中产生积极情绪的事件,而不是徘徊于负面情绪事件,尝试用积极的自我对话取代负面想法。当你意识到自己情绪波动比较大时,应该避免在深夜重温白天做出的决定或选择。多暗示自己:没关系,不着急,深夜的决策会让人悔之无极,等到自己白天情绪较为稳定时,决策往往会更理智。
![](/__local/C/4B/FA/56FF4F02B835C60493A82DCEAC4_24E77978_A3EF.jpg)
03分散注意力
晚上可以通过看一部喜剧电影,读一本轻松的书,或者做一些你喜欢的活动,分散注意力,转移对emo事件的关注。
![](/__local/C/10/3A/B8D9A7D04D5932661561B56F52D_39E3A771_48F1F.jpg)
04调整睡眠和环境
“静”和“暗”是睡眠的两大要素。确保你的睡眠环境舒适、安静且黑暗,有助于放松和入睡。要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特别是睡前半小时,人在睡眠时,光亮会刺激眼皮神经,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影响入睡。
![](/__local/B/11/3A/D26E265E023FCF9B465622D7F22_F8AC83C9_13D9E.jpg)
05给自己松绑
作为食人间烟火的凡人,我们都会经历自我怀疑、委屈、失意与焦虑的煎熬。当身体感到疲倦、对世界感到无力、对未来感到迷茫时,不妨适当地给自己松松绑、休息一下再轻装出发(王洁, 2023)。
![](/__local/F/48/61/5B13FDC7F728C9964922911706D_F31DD3F4_A9D3.jpg)
06专业帮助
如果深夜emo严重扰乱了你的生活秩序,可以考虑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你应对困难时期(严洁睿, 2024)。
![](/__local/E/CD/7A/6C9D41CC8A3CE7BECE01D94B64D_223728C9_13E99.jpg)
没有可怕的情绪,只有缺乏了解的情绪。每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与现实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在这个“压力山大”的时代,深夜emo很正常,其实,很多事情并不值得你焦虑和担忧,很多事情也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自己的情绪挑战,重要的是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持续的努力。我们的心理健康重在预防,功在平时,利在长远。从现在开始,emo搭子们,让我们一起努力控制自己的深夜emo,迈向更健康、更快乐的生活吧!
![](/__local/8/FF/4E/F023CABA2E0F8251D47F9162A87_719E19B6_12E92.jpg)
参考文献:
Gross, J. J., & John, O. P. (200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wo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 implications for affect, relationships,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5(2), 348–362.
李玲. (2023). 青年“emo”现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探究. 理论导刊, 45(10), 115-121.
毛稚霞. (2024). “EMO”了并非抑郁症. 中医健康养生,10(03), 36-38.
王洁. (2023). 如何应对学生的深夜emo. 中国研究生,21(12), 58-60.
严洁睿,张文彩&王健. (2024). 放松训练改善情绪障碍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综述).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32(10),1472-1477.
作者简介
![](/__local/1/A3/AA/140E82D4BAA44475B78AB4F870C_4D830E59_EE17.jpg)
心理咨询中心实习生
付静怡
供稿|付静怡
一审(校)|曾 珍
二审(校)|王 芳
三审(校)|陈 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