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启航 “心”方向|别焦虑,你只是中了“幸存者偏差”的毒!-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首页   >   心理百科   >   生活感悟   >   正文
生活感悟

新启航 “心”方向|别焦虑,你只是中了“幸存者偏差”的毒!

发布日期:2025-11-01    作者: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同学们,你是否发现,当你看朋友圈、微博、B站时,总刷到这些画面:

隔壁宿舍的同学加入了好多社团,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生活充实得像一部大片。

某个学霸同学晒出了在图书馆深夜学习的照片,配文“又是充实的一天”,看起来勤奋又自律。

其他专业的同学分享了周末去周边旅行的美照,每一张都自带滤镜,看起来无比自由快乐。

于是,你开始焦虑,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活怎么这么“无聊”,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躺平”?

别担心,你不是最差的,你只是中了“幸存者偏差”的毒。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心理陷阱”的真相,帮你找回内心的平静。


01从二战飞机说起:什么是“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这个概念,源于二战时期一个著名的故事。当时,美国军方为了加强飞机防护,决定分析返航飞机的弹痕。他们发现,机翼上的弹孔最多,而机舱和机尾的弹孔却很少。于是,工程师们建议加强机翼的防护。但一位名叫沃德的统计学家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应该加强那些没有弹痕的地方——机舱和机尾。


他的解释是:被统计到的飞机,都是成功“幸存”并返航的。那些机舱和机尾中弹的飞机,可能都在空中坠毁了。因此,他建议加强的是“幸存者”身上没有弹痕的地方,因为那里才是真正的致命弱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经过筛选的结果,而不是全部的事实。那些“失败”的案例,因为无法呈现在我们眼前,而被人忽略了。




02社交媒体上的“幸存者偏差”



在今天的社交媒体上,“幸存者偏差”无处不在,它就是那个让你感到焦虑的幕后推手。


PART 01 “高光时刻”的放大镜

我们每个人都像一个“新闻官”,在朋友圈、微博、B站上发布着自己生活的“高光时刻”。学霸只晒高分,不会晒熬夜刷题的黑眼圈;朋友只晒旅行美照,不会晒为了省钱挤了十几个小时的硬座。我们习惯性地把自己的生活进行“滤镜处理”,然后发布出去。


PART 02 “日常”与“高光”的错位比较

社交媒体让我们陷入了一个“比较怪圈”。我们拿自己的“日常”去和别人的“高光”进行比较,这就像用自己的草稿和别人的最终论文进行比较,结果自然是自惭形秽。


PART 03 “沉默的大多数”被忽略

在你焦虑的时候,你可能忽略了,大多数同学和你一样,都在默默地努力着,也同样经历着迷茫、焦虑和失败。他们只是没有选择把这些负面情绪晒出来。在社交媒体的喧嚣中,那些“沉默的大多数”被我们无意识地忽略了。





03摆脱焦虑,从这三步开始

认识到“幸存者偏差”的存在,是摆脱焦虑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有三个方法,帮你重拾内心的平静。


PART 01 关掉滤镜看世界

当你再次刷到“别人家的生活”时,提醒自己:“这只是TA生活的冰山一角。”学会用更全面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完美和不为人知的努力。请记住,社交媒体上的生活并不等于全部。


PART 02 专注于自己的“当下”

与其花时间去羡慕别人,不如把精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制定自己的小目标,比如“今天完成一门课的预习”,或者“去图书馆读完一章书”。当你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你会发现每一天都充满了乐趣和意义。你所看到的别人的风景,并不是你的终点,而只是你旅途中的一个参照物。


PART 03 改变“比较对象”,只和过去的自己比较

别再拿自己和别人比较了,那是永无止境的,你真正的对手,是过去的自己。问问自己:“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进步了吗?”只要你每天都在进步,哪怕是一点点,你都值得为自己感到骄傲。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最大的成功。




大学生活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花期,不要让焦虑偷走你的快乐。勇敢地关掉滤镜,放下比较,去创造属于你自己的“高光时刻”吧





作者简介



朱鑫洁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朋辈咨询员




供稿|朱鑫洁

一审(校)|曾   珍

二审(校)|陈   维

三审(校)|罗   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