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战疫丨《“黔”行战疫“心”能量——致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列表   >   正文
新闻列表

共同战疫丨《“黔”行战疫“心”能量——致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

发布日期:2022-09-08    作者:杨超 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在静态管理后的10小时内,2323名青年志愿者加入了“黔”行战役的服务工作,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壮大。志愿服务作为典型的利他行为,是一种为了他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且不期望外部奖励的亲社会行为。


研究发现,志愿服务对个体具有内外增益的作用,有助于个体生理健康以及幸福感的获得。然而,个体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志愿者需要抑制“小家”与“大家”的认知冲突,需要在应对压力事件的同时,克服痛苦与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对于部分青年志愿者而言,可能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以及工作任务的繁重,引发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有必要给予青年志愿者们适度的情感与行为支持,促进其自我效能感与积极情绪体验的获得,具体的助推策略如下:


第一,强化青年志愿者的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即一种“我能行”的信念,是指对自己有能力胜任工作、完成任务、敢于面对挑战与新环境的自信程度。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影响着志愿者的自尊与服务快乐感。高自我效能感的志愿者会更自信,更积极地对待他人,进而影响着服务的氛围与效果并对他人有着正向的传递作用。同时,自我效能感还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相关联。具体的强化策略包括:其一,激发青年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防控工作具有紧迫性与突发性的特征,应该提前了解志愿服务的工作内容与要求;其二,多向有经验的志愿者请教,并与同行人员建立积极的人际纽带,以便获得及时的帮助与情感支持;其三,相关部门应完善志愿者的培训体系,明确督导的职责,包括志愿者的技能培训、人员与区域的匹配、在线沟通平台的搭建以及督导的指导、协调和评估的工作要求等。


第二,提升青年志愿者的心理韧性。所谓心理韧性是指个体面对逆境与突发事件时的一种心理复原能力,能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应对压力并适应环境的变化。研究发现,高水平心理韧性的个体会通过积极应对方式灵活地调用资源来缓解压力,如寻求支持或寻找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其中,社会支持是心理韧性的重要预测因子,即来自家庭、学校及社会他人的主观与客观支持越多,个体的心理韧性水平越高。疫情防控是一项艰巨、身心俱疲兼具风险的工作,当志愿服务得不到他人的配合与理解时,志愿服务便成为了主体的压力源。因此,父母及亲友应给予青年志愿者更多的主观支持,老师与同学应给予其更多的价值肯定与同伴支持,社区居民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以唤醒其生命意义感和个人责任感,达致青年志愿者心理韧性的提升。


第三,促进青年志愿者的积极情绪体验。大量研究发现,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之后,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可能面临倦怠、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风险,而认知重评能有效降低个体的主观情绪体验和边缘系统的激活(即抑制消极情绪的产生)。所谓认知重评是指通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和认识来降低情绪反应,比如,当个别居民不配合防疫工作时(如不出示健康码),我们可以转变自己的认知角度:其一,或许其当下的情绪状态并不稳定;其二,或许其未了解疫情防控的具体要求等。即当情绪事件发生后,我们应多以积极的视角去解读它,学会换位思考,运用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策略,提升自己的认知灵活性。


最后,志愿服务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希望你们能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之余充盈自己的内心,静态贵阳,感谢有你们!